我國的傳統園林能如此馳名中外,地被植物的成功應用不可或缺。地被植物在園林應用中發揮了兩方面作用,一方面襯托園景,體現植物配置意境;另一方面,多年生的藤本植物附著在假山等上面,能很好地掩蓋人工痕跡。
現代的園林綠化中,地被植物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。從整體情況看,傳統地被植物種類仍占主導,林下大塊面積應用普遍;鄉土地被應用初見成效;彩葉地被植物受到熱捧。尤其近兩三年在江浙地區,設計方、建設方和生產方都非常重視,所以發展速度很快。不過,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。比如大量的彩葉地被品種被從國外引進,雖然觀賞性很好,但由于沒有經過多年的適應性栽培,很多品種適應性和抗逆性都較差。為此夏宜平提出,未來園林地被植物的發展將實現三個回歸,即回歸綠色本質、回歸鄉土本色、回歸自然屬性。
實際上,“三個回歸”之間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關系。首先就回歸綠色本質來說,地被應該是綠化植物中占地面積最大的,所以自然應該以綠色、自然、清新為主。夏宜平介紹說,在他去過的國家中,歐洲鄉村的林緣地被景觀是最美的,綠色本質體現無遺。彩色不一定靠葉色達到,很多觀花品種都適宜和草坪搭配做成綴花草坪,甚至單獨作地被!扳徧m、藍壺花等小花型、顏色亮麗的適宜品種國內還是非常多的!毕囊似奖硎。
針對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,夏宜平還提出可以更多的選擇冬綠型觀花植物做地被,最好是多年生品種,蝴蝶花、巖白菜這一類型就是很好的選擇。既豐富了冬季色彩,也避免了每年為了應付節慶而進行重復擺花帶來浪費。目前,浙江大學建立的冬綠宿根花卉資源圃已經收集了128個品種,包括觀賞草、水生植物、球根植物和野生花卉等。
目前全國園林使用的地被植物種類不超過200種,各地應用的一般不超過100種,而浙江省可作地被用的植物種類達469種,資源開發優勢十分明顯。不過從全國整體的應用情況看,夏宜平還是強調地被植物配置時,要從生態習性、生長特性、單純密植、人工群落、季相變化等多個角度進行考慮,比如如果是單純密植或者是人工群落,與其他品種能否組成合理的生態系統就是很需要重視的問題。
從植物的生態效應和地被植物的內涵出發,國內的園林地被也需要加強藤本植物、常綠類叢生矮灌木和多年生草本的應用,真正通過植物的萌蘗、蔓生、叢生等自然屬性達到園林應用的目的,才真正符合景觀植物生態配置的要求。 本資訊由中國花木網 湖南花木網提供. |